留学生论文写作,请远离抄袭!
留学生论文写作,请远离抄袭!许多留学生在留学期间会遭遇抄袭的困扰——很多人自己违反了规定还不知道,也有些人心存侥幸、明知故犯,情况不一。而美国大学对抄袭一般管得很严,第一次发现抄袭会予以警告,第二次发现会继续警告或者建议停学,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开除。另外,抄袭虽然在成绩单上没有记录,但用人单位和研究生院可以通过学校查到学生以前的学术不良记录。我所在的华盛顿大学约有14%的国际学生,但他们创造了约47%的学术不诚实行为记录(包括抄袭、考试作弊等),因此抄袭对国际学生来说是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留学生涯中应该谨记:珍爱信誉,远离抄袭。
学妹的零分论文
我曾经跟一位学妹聊过学术抄袭的事情。学妹说,大一刚到美国的时候自己也踩过雷。当时她要写一篇传播系的论文,题目为《网络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她自己先写了两条理由,后来实在写不下去了,就浏览了一些网络论坛的内容。她发现一位网友的留言写得不错,便“复制+粘贴”借用了几句,结果被老师判定为抄袭,该论文被记了零分。不管她怎么解释,老师也不愿意更改分数。
大四的她说起大一的这段经历时,声音还有些颤抖,眼睛里有着不甘、委屈和难过:“那时候我刚来美国,老师根本就没有说过什么是抄袭,连plagiarism (抄袭;剽窃)这个单词我都没有见过。当时课程的syllabus (大纲)上倒是有一条关于plagiarism的规定,我以为不重要,也就没细看。我原以为写东西时借鉴别人的观点挺正常的,却没意识到这是抄袭,而且后果那么严重,要不然打死我都不会那么做。这是大学阶段让我蒙羞的一件事情。自从我弄明白抄袭是怎么回事,我以后的文章都没有抄袭过,哪怕自己水平再烂也要自己写。”学妹还感叹说:“其实这个也不能完全怪我们,因为真的不知道美国大学的规定。老师如果在课堂上给一些实际的例子,多解释一下,可能很多问题就可以避免了。”
我其实很同意学妹的话。在后来的日子里,她的委屈和不甘也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结合自己写作的经验以及与周围人的交流,我感觉关于“抄袭”这个话题,我可以写点东西和大家分享,防患于未然。
借鉴还是抄袭,如何界定
我经常从教英语课程的助教那里听到这样的讨论:中国学生是不是习惯了抄袭?中国学生出现抄袭的情况是不是比别国学生多?我甚至还遇到过一个极端的助教,他曾经一概而论地说:“在我教过的中国学生中,不抄袭的是少数。中国学生好像就是比别国学生更喜欢抄袭!”我于是“脸不红、脖子不粗”地向他了解情况,并跟他做了必要的探讨和解释。但同时我也觉得,作为留学生,我们非常有必要对美国大学中抄袭的标准和后果有清晰的认识。在这一点上,国内高校在惩罚机制方面通常不像美国高校那么严厉,重视程度也不够,使得很多抄袭者悠然自在,但无论在哪里,抄袭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杜绝抄袭,任重道远。
首先,什么是抄袭呢?简单说来,使用了他人的作品和成果却不给作者应有的承认,把别人的成果占为己有,这就是一种抄袭行为。不光全文照搬是抄袭,哪怕只用了几段话或几句话,如果没有把原作者的名字标明,也属于抄袭的范畴。有人可能会说,谁写作时都需要启发和点子,借鉴是难免的。其实美国大学很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纳——关键在于你要承认别人的成果。
“借”而不承认,就像偷东西一样,后果严重。不管你的引用是来源于网络还是纸质文献,都需要标明引言的作者和出处。现在的网络十分发达,在搜索引擎中一搜便很容易找到出处。此外,也有专门的测试软件可以检测你的文章与网络中现有的文献有多大的相似度,比如美国有些大学使用开放课程平台Canvas里面自带的软件——Turnitin,教师点击该选项就可以看到学生的文章与已有文章的相似度和文章获得的原创分数。在这些工具的帮助下,发现抄袭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